为学习、贯彻教育部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精神,帮助师范生理解、把握新课标和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理念内涵,9月以来,文学院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举办系列讲座,分别就新课程标准研读、新课标背景下师范生素养提升、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教学等热点话题进行专业指导。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陆志平研究员以《以文化人的新境界》为题,围绕“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性质与定位”“素养型目标体系”“整合型课程内容”“实践性学习过程”“发展性评价系统”六个方面,带领同学们共同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探讨了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提高了学生们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认识,激发了师范生对语文课程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上海师范大学博导、初等教育研究知名学者李学斌教授以《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为题解读新课标。他从观念演进、课程定位、资源状况、内容重构、目标优化、教学策略六个方面逐一展开,阐明了新课标的改变以及所触发的语文学科发展和语文教学的转变,并从教材、课程、课改等层面为同学们阐释语文教育中核心素养的要旨,提醒大家要在训练中注重提升教学基本能力、锤炼必备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博导、儿童文学研究知名学者谈凤霞教授以《儿童文学的“度”与“渡”》为题,从“儿童文学需要什么‘度’与怎样‘渡’”出发,就儿童文学的长度、广度、厚度、硬度、密度、难度等维度问题以及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协调化渡等问题分别进行阐释,不仅让听众对儿童文学相关理论命题有了新的理解,还激发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编创的兴趣。
文学院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热点主题系列讲座还将继续开展,旨在进一步促进师范生对新课标理念的内化,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提升职业技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讲座现场
供稿:文学院
编审:刘克健、胡荣